人才培养

    本重点实验室依托的“材料加工工程”国家重点学科是在1997年新的学科目录调整后由原来的铸造、锻压、焊接、金属材料及热处理4个博士点合并而成,这4个博士点均为1981年我国首批博士点,其中焊接学科于198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重点学科。几十年来,该学科点为国家建设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,并为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已培养的毕业生中: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任大学校长(书记)或副校长(副书记)、担任大型企业负责人的有10余人,3人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,2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1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,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,1人为长江学者,1人入选“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,1人获教育部青年教师奖,1人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、1人获国家发明一等奖,5人获省部级科技奖。调整后的学科点在 2001年的全国重点学科申报和评比中获得满分的成绩,名列全国同学科的榜首。

  近五年来,本学科培养博士82名,硕士358人,其中2002年毕业的曹安源博士所完成的博士论文获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、2003年毕业的朱宏伟博士获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;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朱宏伟与导师等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(2002年)1篇,还获得国家高水平著作出版基金资助以第1作者身份出版学术专著(2003年机械工业出版社);博士生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。

  博士后是本实验室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五年来,实验室共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博士毕业生84人进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,其中已出站61人,在站博士后23人。出站人员中有四川长虹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赵勇,大庆西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振兴等。

  实验室将利用建设的科研平台,在进行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技术开发的过程中,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国家的需求,每年可培养本科生90多人,培养硕士研究生人60名以上、博士研究生20余名,向社会输送博士后出站人员10人。

图像-01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02年,直博生朱宏伟以第一作者在"SCIENCE"上发表超长单壁碳纳米管束研究成果